小編聽醫生朋友講了這樣一件事:
醫生這個行業越干膽越小,對每種疾病了解的越深,對每種藥物的副作用見得多了,給孩子都不知道怎么用藥了。
記得坐門診有位媽媽帶著為十歲左右的孩子來看病,手里提著一兜藥。見到我的第一句話:“醫生,這孩子都拉了半個多月了,你看最近瘦得很明顯,飯也不怎么吃,老肚子疼。”
看了看孩子的舌苔,順便接過她手里的藥。首先看到的就是氟哌酸,氟哌酸屬于抗生素,喹諾酮類藥物。
我拿出兩板氟哌酸說:“大娘,這類藥物給孩子吃了多久了?”
大娘側過頭想了想:“大概吃了5天了,醫生開的一包一包的藥,孩子吃了不見好。我尋思為啥不給吃消炎藥呢?腸道肯定有炎癥,要么吃了那么久的藥不見好。”
翻開氟哌酸的使用說明書在不良反應里有胃腸道反應,有肝腎功能減退的可減少用藥,以免引起藥物過量。對于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兒童或成人要慎用這類藥物,因為它可引起癲癇發作。
但在最醒目的兒童用藥中顯赫的寫這18歲禁用。禁用和慎用的區別在于禁用是沒有任何理由的禁止。而慎用則是經過醫生評估條件,如果達到應用標準可以使用。
那么氟哌酸藥物到底哪些損害會嚴禁青少年使用呢?
翻看了藥理書第三版的教材,雖然沒有對青少年用藥給予明確的禁忌,但在用藥注意事項里有這樣一種說法:“本類藥物(喹諾酮類)可引起幼年動物關節病變,臨床偶見關節腫脹、疼痛及肌腱炎等報道”
這是比較早的藥理教材,我十多年前的書。喹諾酮這類藥物被證實有軟骨毒性,可造成孩子骨骺線提前愈合,引起生長停滯,長不高。
可能有的家長會問:“我家孩子小時候服用過喹諾酮類藥物,身高也不見拉下,依然長得亭亭玉立或是高大威武。”
在養育孩子的事情上我們都想把最好的給他,經常給孩子用喹諾酮類物的家長,可以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測骨齡,做到提前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,以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。如果青春期孩子身高每年平均增長在7cm左右,家長也不必過于擔心。但對孩子有危害的喹諾酮類藥物避免使用。
影響孩子身高的其它因素:
1. 體重:研究表明肥胖是引起孩子性早熟及骨骺線閉合的又一重大因素。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,孩子無論是吃的用的一應俱全,那么這就和孩子的體重成了正比。吃得好了,運動少了,脂肪增加了。體重上去了,孩子的發張有縱向變成了橫向,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及心理健康都有影響。
2. 睡眠:好的睡眠習慣是健康的基礎。但在很多家庭里面不單單父母晚睡,孩子也養成了晚睡的習慣。孩子的成長高峰期從晚上10點左右開始,所以早睡早起也是影響孩子身高的一個因素。
3. 缺乏運動
昨天小編看到一篇關于指導青少年減肥的建議:如果能走著別站著,如果能站著別坐著,如果能坐著別躺著。足以證明運動對減肥的重要性。
小編建議家長這樣做:
讓孩子多運動,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,增加免疫力,一般的小病不濫用藥物。吃飯時營養搭配,多食用粗糧,少食多餐,盡量避免吃得過飽。
信息來源:媽媽要成長